韩永春

7640号 韩永春 已投779票

分享到:

韩永春

所在地: 广东省 深圳

擅长领域: 精益生产 项目管理 质量管理

所属行业:生产|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

主讲课程:?试验设计DOE 《经典试验设计DOE》∣工程师、管理层 ∣ 2-3天 《田口试验设计DOE》∣工程师、管理层 ∣ 1-2天 《谢宁试验设计DOE》∣工程师、管理层 ∣ 1-2天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具系列 《16949 五大核心质量工具》∣基层、管理层 ∣ 3-5天 《领导层质量管理培训》∣管理层 ∣ 1-2天 《品管七大手法》∣基层、管理层 ∣ 1-2天 《TQM全面质量管理》∣基层、管理层 ∣ 2-4天 《QFD-质量功能展开》∣基层、管理层 ∣ 1-2天 《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基层、管理层 ∣ 1-2天 《8D手法》∣基层、管理层 ∣ 1-2天 《统计图表分析》∣基层、管理层 ∣ 1-2天 ?精益六西格玛 《Six Sigma-六西格码导入/黄带/绿带》∣基层、管理层 ∣ 1-10天 《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基层、管理层 ∣ 1-4天 《Minitab软件运用》∣基层、管理层 ∣ 1-2天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基层、管理层 ∣ 1-2天


韩永春: 资深质量和精益六西格玛专家。曾在世界知名企业工作20年,历任深圳市灵畅互动科技公司厂长,质量总监;世界500强美资杜邦公司DOE专家,亚太区资深质量顾问,精益六西格玛培训师;台湾斯普林汽车科技公司高级项目开发经理,质量高级经理;欧洲芬兰科泰公司Six Sigma Leader等。 长期从事质量管理和精益六西格玛工作二十年,曾赴美国、英国、瑞典进修学习,精通各类质量工具如16949五大核心质量工具APQP、FMEA、MSA、SPC、PPAP,领导层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质量功能展开QFD,精益质量管理,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质量意识与质量文化,供应商质量管理,8D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品管圈QCC,数据统计分析Minitab运用和精益十大工具,并创立精益质量能力进阶模型,为质量人员定制了一系列完整的专项培训计划。作为质量专家,韩老师长年在全国各地举办质量相关公开课,深受企业和学员好评。 六西格玛最初起源于产品质量改进,作为质量专家,韩老师相较于一般培训师对六西格玛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六西格玛改进模式分为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个阶段,韩老师精通六西格玛DMAIC这五个阶段中的所有工具。比亚迪公司于2023年对该公司职员进行100多场六西格玛绿带的普及培训:首先在全国对六西格玛讲师进行海选,然后对选中的讲师采用末尾淘汰制进行筛选,每培训一轮就把评分最低的一批老师删减掉,韩老师作为全国最优秀的六西格玛讲师,为比亚迪培训了多期六西格玛绿带,深受学员好评。 【试验设计DOE】是一种高级质量和研发工具,也是以上六西格玛改进阶段最重要的工具,韩老师具有22年丰富的试验设计DOE培训和运用经验,曾赴日本、印度、台湾、泰国、越南给当地公司培训DOE和做项目,广受好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精通试验设计培训与运用的高端导师,也是早期远赴日本教学试验设计的DOE大师,被誉为“中国试验设计DOE运用首席导师”。国内的DOE实战运用落地培训辅导基本上找的都是韩老师。 在历任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后续大量的精益六西格玛企业咨询辅导中,作为资深的六西格玛黑带大师和项目经理,领导跨国项目团队成功地完成几十个复杂大型项目和各类精益六西格玛改善项目,从早期的诺基亚手机5110和6110、爱立信机站、英国TRAK公司的循环器到中国电信的PCBA和华为的Jade产品,所管理的项目成本达到数千万。韩老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专业基础和二十年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同时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精益六西格玛和项目管理的培训和咨询解决方案,是真正的实战派讲师。

讲师课程
  •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AQPQ-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一、前 言 1、TS16949质量体系文件结构 2、APQP开发的五个阶段与五大工具之间的关系图 产品质量策划基本原则 组织小组 确定范围 小组间的联系 培训 顾客和组织的参与 同步工程 控制计划 问题的解决 产品质量的进度计划 与进度图表有关的计划   第一节  计划和确定项目     1.1    顾客的呼声       1.2    业务计划/营销策略        1.3    产品/过程基准数据        1.4    产品/过程设想        1.5    产品可靠性研究       1.6    顾客输入     1.7    设计目标     1.8    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1.9    初始材料清单     1.10   初始过程流程图       1.11   产品和过程的特殊性的初始清单     1.12   产品保证计划     1.13   管理者支持     第二节  产品设计和开发      2.1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2  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     2.3 设计验证       2.4  设计评审       2.5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2.6 工程图样(包括数学数据)     2.7 工程规范       2.8 材料规范       2.9 图样和规范的更改       2.10 新设备\工装和设施需求      2.11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2.12 量具/试验设备要求      2.13 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支持   第三节  过程设计和开发      3.1 包装标准        3.2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3.3 过程流程图      3.4 车间平面布置图      3.5 特性矩阵图      3.6 过程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PFMEA)       3.7 试生产控制计划      3.8 过程指导书      3.9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3.10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3.11    管理者支持    第四节  产品和过程确认      4.1 试生产      4.2 测量系统评价        4.3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4.4 生产件批准      4.5 生产确认试验        4.6 包装评价        4.7 生产控制计划        4.8 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      第五节  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5.1 减少变差        5.2 顾客满意        5.3 交付和服务      5.4 有效的经验总结及最佳实践   第六节  控制计划方法        6.1 控制计划栏目说明        6.2 过程分析      第二部分 FMEA-潜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第一节  FMEA的发展过程 1.  了解FMEA 2.  FMEA定义 3.  FMEA的目的 4.  什么时候用FMEA 5.  FMEA的分类   第二节 DFMEA (设计FMEA) 1.         设计FMEA简介 2.         设计FMEA的作用 3.         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4.         设计FMEA的开发   第三节  PFMEA简介 1.  PFMEA 的时间顺序 2.  PFMEA集体的努力 3.  成功的PFMEA 小组 4.  PFMEA 小组的守则 5.  PFMEA 小组决定的标准/模式 6.  脑力风暴Brainstorming   第四节  执行PFMEA 1.   执行PFMEA的步骤 2.   PFMEA练习 3.   潜在的失效模式 4.   潜在的失效后果 5.   严重程度S 6.   严重度(Severity)的评分标准 7.   潜在的失效原因/机理 8.   分析失效原因时注意事项 9.   频度数O 10.  发生频度(Occurrence)的评分标准 11.  现行过程控制 12.  探测度D 13.  风险优先系数RPN 14.  建议措施/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 15.  过程FMEA 小组成员   第三部分 SPC统计过程分析 第一节 SPC的产生 质量工程     第二节 1.         SPC的作用 2.         监控与控制 3.         质量特性分类   第三节SPC常用术语解释 1.         定性和定量的数据 2.         数据的类型 3.         常用统计术语 4.         制程变化的准确与精确 5.         制程变化的特点 6.         正态分布——品管核心统计理论 7.         用正态分布展示和评价过程 8.         离散趋势和中心趋势的度量 9.         多种模式分布 10.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Minitab 11.     3σ原理   第四节 控制图概述 控制图的要素 偶然原因和异常原因 控制图的分类(按用途分) 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 控制界限与规格 规格与过程能力分析 常用的过程能力衡量指标 过程能力指数与控制图 各种失控的模式 控制图的八大制作步骤   第五节 常规控制图 计量型数据控制图 I-MR: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I-Chart控制图 I-MR控制图的练习 Xbar & R与Xbar & S: 均值-极差控制图,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Xbar & R与Xbar & S的样例 子组合理原则 Xbar & R与Xbar & S的Minitab输出 Xbar & R与Xbar & S的练习 计数型计件控制图 P 和nP: 不合格品率与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P 和nP控制图样例 P 和nP 控制图的练习 计数型计点控制图 C和U Chart: 不合格数与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 C和U Chart控制图样例 C和U Chart控制图的练习 设置或改变控制限的原则 第四部分 MSA-测量系统分析 第一节. 计数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 1.         为什么要使用计数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 2.         计数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步骤 3.         运用Minitab来分析为什么要使用计数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   第二节. 计量型数据的测量系统分析 1      基本概念 1.1          为什么要学习测量系统 1.2          准确性与精确性 1.3          测量系统的精确性 1.4          再现性与重复性 1.5          对于再现性失效的处理 1.6          对于重复性失效的处理 1.7          对于准确性失效的处理 1.8          对于稳定性失效的处理 1.9          对于线性失效的处理 1.10       练习 2      Minitab中Gage R&R的数据输入   第三节. Minitab中Gage R&R的数据输出分析 1.    方差分析(ANOVA) 2.    Gage R&R及其波动(方差)分量 3.    Gage R&R中有关方差的数据计算 4.    Gage R&R及其标准偏差分量 5.    测量系统的分辨力 6.    测量系统的接收标准   第四节. Minitab中Gage R&R的图表输出分析 1.    Gage R&R的图表输出 2.    Gage R&R的均值-极差控制图 3.    Gage R&R的图表输出 4.    对于失效的测量系统应如何处理   第五节. 测量系统分析的步骤 1.    方差分析(ANOVA) 2.    Gage R&R及其波动(方差)分量 3.    Gage R&R中有关方差的数据计算 4.    Gage R&R及其标准偏差分量 5.    测量系统的分辨力 6.    测量系统的接收标准   第六节. 课堂练习 1.    练习1 2.    练习2 3.    练习3 4.    练习4     第五部分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 第一节 PPAP概述 1.         什么是PPAP 2.         为什么要推行PPAP? 3.         PPAP的目的 4.         PPAP的适用性 5.         PPAP提交的时机 6.         PPAP的过程要求----有效的生产 7.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流程图   第二节 与PPAP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第三节PPAP要求提交的内容 1.         设计记录 2.         工程变更文件 3.         工程批准 4.         设计FMEA 5.         过程流程图 6.         过程FMEA 7.         控制计划 8.         测量系统分析研究 9.         尺寸报告 10.     材料和性能测试结果及纪录 11.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12.     有资格的实验室文件 13.     外观批准报告 14.     生产样件 15.     标准样件 16.     检查辅具 17.     顾客特殊要求 18.     (PSW)零件提交保证书 19.     案例分析   第四节PPAP实施的时机和范围   第五节PPAP提交的要求   第六节组织对供方提交PPAP批准和认可过程的要求 查看详情>>

  • 2016-01-10
    第一节 项目进度管理技术    1.前导图法(PDM)    2.箭线图法(ADM)    3.关键路径法(CPM)    4.甘特图法(Gantt)   第二节 项目管理概述 1.      两大项目管理组织简介 2.      什么是项目 3.      项目的4大特征 4.      项目的类型 5.      项目管理的关键 6.      项目的三种制约与三种目标 7.      项目管理的关键   第三节 项目管理的启动过程 定义项目和目标                                    界定项目范围 提出可行性报告和管理者支持      组建项目小组 沟通相关信息   第四节 项目管理的计划过程 分解工作任务 分析依赖关系 估计资源状况 计算关键路径 制定项目进度 平衡资源负荷 制定项目预算 8.      完善行动计划   第五节 项目管理的实施和控制过程 1.        实施和控制 2.        项目实施过程的内容 3.        变更的控制 4.        项目控制的类型 5.        项目控制的内容 6.        控制项目的方法 7.        控制项目按计划实施   第六节 项目管理的收尾过程 确认本次项目实施的结果 实现项目的各方利益 总结本项目中的经验教训,以期改善未来项目的工作绩效。   第七节 项目状态分析与项目进展报告 1.      描述项目的进度管理过程,怎样报告项目进展状态 2.      项目关键点检查报告 3.      项目执行状态报告 4.      任务完成报告 5.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告 6.      项目变更申请报告 7.      项目进度报告 8.      项目管理报告       第八节 成功的项目经理 1.      角色转换意识 2.      项目经理的责任 查看详情>>

讲师文库
讲师授课见证
主办单位:搜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