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岚

5979号 闫岚 已投903票

分享到:

闫岚

所在地: 广东省 广州

擅长领域: 其他

所属行业:

主讲课程:01-《有效控场-舍我其谁》 02-《魅力课堂-我做主》 03-《课堂功力倍增-325-演绎绩效TTT》 04-《成功登台初阶TTT》 05-《课堂绩效中阶TTT》


闫岚老师  企业绩效TTT教练 企业培训体系构建专家 中山大学法律学士 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 国家知识产权一级管理师 14年企业培训与管理生涯 7年日资权智电子集团(中英互译机)培训主任、经理一职 5年大型港资知识产权集团企业学院培训总监一职 曾主导讲师团队开发近40门课程,挑选与培养420余名讲师,帮助企业建立内部认证讲师共31人;协助企业完成培训制度修改及制定共42份;辅导企业优化人力资源模块流程共18个。 曾主导香港(总部)凯诺德教育训练中心“培训体系OJT”构建项目、知产集团企业学院“课程体系TTT”有效构建项目超额达标、取得一致好评! 其开发的“演绎绩效TTT”系列课程取得重大突破、深入人心。至今,拥有上100场企业内训、公开课、项目实战辅导经验,创造学员满意率100%的授课记录。 实战经验: 香港联瑞知识产权集团——长智教育科技学院   培训总监 从无到有建立了编辑部团队,并负责统筹学院编辑部及培训部,重点跟进组织公司“在职类培训”专业线及商务线、职业线之课程开发及项目实施,并督导培训部组织内部培训师队伍及内部课程开发体系的建立与管理。 广东顺德长鹿集团  人资中心培训经理 1、改革集团公司培训框架制度,形成“培训组”+“文康组”+“月刊组”改原有的“职能制人员编制”实施“项目制”改革,项目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 2、培训业务运作精细化:实施新人“岗前分层”培训体制,策划“7日训练营”,“军营”+“演练”+“讲授”相结合,形成“新老员工大熔炉”启到提示及着重强调企业提倡精神,明了企业未来的方向,提升了激励效果,使人才流失率从原来的20%降低到5%。 3、在职培训采用“全员培训”与“管理人员”分层体制,培训方式更趋于多元化,大大强化团队服务意识,潜移默化提升营运部对顾客之服务质量,改观之后的满意度达%以上! 4、导入企业“内部讲师机制”,成立公司讲师团,培训内训讲师15人,使企业培训普及率扩充到90%以上;实现了“部门主动建立培训资源,灵活使用本部门的培训资源才是立足不败的根本”培训管理理念的推广。 广东权智电子集团  人资&行政总部培训主任 推进公司培训体系标准化建设,参与企业大学体系构架,成功推行公司一二三级培训体系的运作,负责内部培训师团队的组建、优化,为9位内部培训师提供咨询和指导,并独立及指导完成多门课程的开发和讲授,其中《基、中层主管领导力》、《培养部门称职舵手》、《各类岗位技能管理》、《如何打造培训管理训练营》、《男性职业心态》、《企业讲师TTT训练营》等课程满意度最高。

讲师课程
  • 第一讲:控场绩效、追根溯源 提问及探讨: 一、不力绩效“觅真因”(定位精准:传递、传授、传播) 二、反观无效“照妖镜”(三大忽略:破冰、信息、正能量) 三、影响控场“3根本”(看、听、应) 四、控场绩效“过7关”(破、暖、入、行、渡、顾、收) 第二讲:百战不殆、完美备“战”(A/B) 讲授、提问、探讨 A:装备力 1、心理(精讲:常见5法驱除) 紧张原因、适当掩饰、舒缓运动、压力转移、心理暗示、深度呼吸、精心冥想 提纲记忆、持续练习(至少6遍以上)、量化紧张 2、需求(学员到底有什么、企业的实际需求、两者差距的方案) 3、资料(课纲、课件、学员学习手册、讲师进度手册、练习素材) 4、试讲(时长、效果、频次、监督、记录、纠偏) 5、应变(精讲:21常见难缠问题如何应变) B:仪态力:肢体、站姿、表情、手势 1、5分钟练习(课前测试) 主持人开场步骤: 2、微笑问好、自我介绍、说明主题、活动主旨、活跃气氛 3、强调纪律、介绍老师、调动激情、掌声雷动、礼仪握手 练习1:小组代表演练:请小组讨论之后上台“驱魔”如-主持人如何开场? O.1:除心魔、立自信,主题“主持人如何开场” O.2:经小组讨论之后派出代表上台PK O.3:老师点评、了解现场、收尾 第三讲:控场布阵、七点要害 讲授、引导式提问、探讨 一、破 1、精讲:成因、冷、热分类等 二、暖 1、肢体 2、表情 3、站姿 4、手势 5、语感 三、入(常见开场9步骤) 1、破冰 2、吸引 3、实力 4、了解 5、共鸣 6、营造 7、风趣 8、主题 9、时控 四、行 1、精讲:如何引导、如何破“冷冰、热冰” 五、渡(过渡常见4法) 六、顾 1、时机 2、重点 3、强化 4、记忆 七、收(精讲:常见收场12法) 1、故事 2、游戏 3、唱歌 4、感谢 5、表彰 6、激励 7、名人名言 8、口号 9、问题 10、留念 11、试题 12、5分钟练习 练习2:小组代表演练:请小组讨论之后上台演绎“如何收场” O.1:选择最优的、找到自己的特色、需做到游刃有余 O.2:收场前,请带出控场“7法”技能点,学以致用 O.3:讨论及演绎共5分钟、注意拿捏时间,老师点评收尾! 第四讲:控场有效、五法致胜(精讲单元) 提问、探讨、举例、说明、示范、练习、点评 一、提、答是首选、强势“下马威” 1、如何“看”现场呢?(洞察的价值与意义) 1)照顾学员情绪(微笑、同理心) 2)主动调整气氛(学习环境、继续破冰、小故事) 3)把握现场节奏(开、中、合) 2、如何提问控场呢?(看) 1)开场如何提问最有效? 2)提问有哪些问题分类? 3)提问时机如何把握才对控场有效? 4)提问常见的5大方式是如何转换? 5)要控制培训现场或课堂“中场”如何让提问更有效呢? 练习3:如何能让提问“三组合”帮你打造完美的收场效果呢? O.1:每组派出代表,经讨论准备后上台演绎 O.2:请用收场“三组合”练习技能点、试试效果如何呢? O.3:老师点评收尾 3、如何应答控场呢?(听、应) 聆听:如何学会听学员的心声呢?(7法) 1)目光接触(亲和、温柔、关切、呵护、热情) 2)点头微笑(不予批评、平等交流、认知局限) 3)避开小动作(提倡:大动作-以肩带轴且忌讳:以腕带手-小动作) 4)即时提与问(即时给予法) 5)有效重复(重点技能点、需要练习环节) 6)谨慎断开(延时、简单问题、跑题、不适合的话题) 7)少说为妙(点到为止、不是重点内容、与主题无关) 应答:如何能完美回答学员的问题呢?(8答法) 1)方法:直接、附和、续问、转问、描述、拒绝、反问、报告 2)素养:丰富学识、跨界思维、敏锐应变力 3)技巧: O.1:宁断不乱(多问一句缓冲、剖析一下问题背景) O.2:答非所问(QBQ、小陷阱、回应) O.3:投其所好(擅长领域、知识结构、气质类型、从业背景、感动不已) O.4:步步为营(抓问题本质、小心抛锚、主控节奏) 二、其次是手法、弱势“礼仪大气” 1、站姿:斗志昂扬、笑迎伙伴 2、口诀:面带微笑、掌心向上、两脚并拢 3、标准:稳 4、表情:自然、真诚 5、方法:揉、拍、推 6、标准:正 7、手势:数字、阶段、掌心向上 8、原则:简单、重复、对称、夸张 9、标准:缓 练习4:肢体练习两大环节-“数字”和“分段” O.1:每组派出1名代表,经讨论准备后上台演绎 O.2:请练习阿拉伯数字:0、1、二、三、另“如何分段练习” O.3:讨论与演绎为5分钟,老师点评收尾 三、再次是眼法、媚势“柔情电眼” 1、跨界思维:思生活、观现场(课堂)如:电眼-周润发、范冰冰 2、眼神纠偏五大误区: 1)严厉冷峻-产生心距 2)呆若木鸡-学员质疑 3)闪烁游离-学员生疑 4)瞪目睽睽-学员不舒服 5)避免接触-学员无好感 3、方法:亲和力、虚实三角法(远:嘴、近:鼻) 练习5:如何练习“电眼” O.1:两人为一组、2分钟完成、请找出彼此的优劣处、试着改善 O.2:讨论与演绎为3分钟,老师点评收尾 四、后来是心法、泰势“胸有成竹” 1、美国橄榄球定律 2、美国总统肯尼迪“电眼师祖” 五、最后是点法、造势“指点江山” 1、A、B、C、D、E(黄金分割0.618)点法实操 2、“T”明星控场技法与现场(课堂)有效资源之有效整合 查看详情>>

  • 第一讲:互动绩效、追根溯源 一、不力绩效“觅主因” 1、人性把握(思生活、观现场 如:跨界思维-“春晚”“足球宝贝”) 2、学员类型(四大类:领袖型、激情型、技术型、闷骚型) 3、角色定位(传递、传授、传播) 4、讲前预备(准备力、仪态力、讲前检查、内容取舍等) 5、过程设计(开场破冰、学习策略、学习机制、中场调节、收尾印象) 6、互动技术 1)故事 2)提问 3)回应 4)语感 5) 亲和 6) 肢体 二、反观无效“照妖镜”(满堂灌、单行道、一言堂) 三、影响互动“3根本” 1、给予反馈 2、引导反馈 3、引导思考 四、互动绩效“过6关” 1、切 2、提 3、问 4、答 5、评 6、追 第二讲:百战不殆、把握人性 成年人心理:猎奇、表现、趋利、实现、认可 一、跨界思维 1、“春晚” 2、“足球宝贝” 3、“网络拉票” 4、“热播剧” 小结:了解人性、研究人性、抓住人性 二、小讨论:若通过思生活、来观摩培训师现场或课堂,您是否可以借鉴呢? 三、举实例:2014年5月份同王老师一起出席“一天的公开课” 小结: 1、培训师如何吸引学员的参与成为我们的主要的必修课; 2、培训师必须研究人性、必须了解与研究现场学员。 第三讲:四大类型、步步为营 一、领袖型(振臂高呼、要带走一大片) 二、激情型(性格特质为B血型、爱说、爱笑、爱表现) 三、技术型(企业内部的工程师、技术骨干、研究技术类人才) 四、闷骚型(不爱说、表情木讷、不爱表现,应声附和类人才) 5分钟练习 练习1:小组讨论,组代表上台2分钟发言- 1、除去上面四大类、还有哪些类型呢?具体表现是什么? 2、针对以上类型的学员、您的对策分别是哪些呢? 3、讨论及演绎共5分钟、需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案例为标准! 小结: 1、没有问题学员、只有有问题的学员 2、培训中注重“类型学员”的分组、辅导方式方法、不厚此薄彼。 第四讲:开场高效、意识先行 一、问题聚焦:什么才是高效-互动的现场? 二、什么是现场讲师该扮演的角色呢? 三、什么条件才能构成高效-互动的现场或课堂呢? 练习2: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演绎 1、我是谁 2、高效-互动现场的实质 3、若要达成高效-互动,必要的条件是什么? 小结: 1、“我”到底是谁?(成龙电影:我是谁) 定位:我是信息传递者、我是知识传授者、我是正能量的传播者 2、真正的互动是什么?(提问、小讨论、抽查) 1)讲师提出问题 2)引导学员研讨 3)讲师点评总结 2、我最清楚知道高效-互动的课堂或现场是这个样子的! 1)民主平等是互动的前提 2)创设情景是互动的保障 3)激励评价是互动的动力 4) 角色变换是互动的必要 第五讲:首战告捷、精心准备 聚焦问题:若要马上授课,您会怎样准备呢?明天就上课您要检查哪些方面呢? 练习3: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演绎,用时共5分钟。 1、若你要去授课,您会提前做出精心准备吗? 2、若你要去授课,心理上、材料上、意识上会有哪些准备呢? 3、若你要去授课,您会从哪些层面上进行检查呢? 4、明天就要正式授课啦,您真的已经准备妥当了吗? 温馨提示:2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组代表上台演绎。 一、准备“5界面” 1、心理调适 2、需求萃取 3、学习资料 4、充分试讲 5、问题应变 二、仪态“3精要” 1、职业形象 2、大度肢体 3、亲和表情 三、内容“4不讲” 1、学员本身就知道不讲 2、学员自修可获得不讲 3、学员讨论可获得不讲 4、学员动手可获得不讲 四、讲前“6知道” 1、平等对待、不厚此薄彼 2、解决问题、不讲大道理 3、耐心引导、不急于求成 4、善于倾听、不主观臆断 5、事前引导、不事后批评 6、师德感化、不盛气凌人 五、讲前“6检查”(真的是准备妥妥了吗?) 1、了解学员 2、启发学员 3、创设情景 4、提供素材 5、树立师品 6、答疑解惑 第六讲:现场取胜、过程关键 一、聚焦问题:正式开讲,只要抓住人性就可以吗?如何保证学员的参与感呢? 练习4: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演绎,用时共5分钟。 1、过往经验,您会如何操作呢? 2、若要保证学员参与感、您有何锦囊妙计呢? 3、讨论与演绎为5分钟,老师点评收尾 小结:若要持续保证学员的参与感、讲师的单方面技巧、能力是远远不可的! 一定要为学员在学习现场制定学习策略、建立学习机制才能保证。 聚焦问题:也抓住了人性,开场第一关,您是怎么干的呢? 练习5: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演绎,用时共5分钟。 1、刚刚开场、您的套路、招数是什么? 2、您觉得那样的开场、能引起学员的高度注意力吗? 3、讨论与演绎为5分钟,老师点评收尾 小结:一、锦囊妙计-谈“卖点”破冰是上策; 1、课程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2、课程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 3、课程能让他们多久可以习得那样的技能 4、课程的价值用在他们的哪些岗位上 5、课程的价值能否让他们升迁 示范:若你讲“TTT-培训师初级训练的课程”,开场您会怎样做呢? 二、锦囊妙计-谈“热点” 1、激发学员团队荣誉感; 2、分组、队长、队呼、队名等。 案例分享:户外拓展训练“跨域毕业墙”活动 三、锦囊妙计-谈“痛点” 1、奖罚措施 2、提前策划与宣导 小结:上半场,还有个秘诀: 1、不批评 2、平等交流 3、都承认彼此认知的局限 四、锦囊妙计-谈“动点” 1、设计多样性、多元化的培训方式(讲解、示范、练习、点评) 2、设计呈现方式、多元化(故事、提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带动) 3、提问是最能引起学员注意、也是最容易操作的技法; 4、讲故事带动、也是课堂或现场最容易激发气氛的技术、也是最容易操作。 小结:个人小技巧-“5分钟一个调节、15分钟一个大的带动(随时掌握现场互动主动权)这样就完成了我们精彩的中场,注意到了成年人的注意力不是那么集中,需要有好的对策(成年人注意力心电图的特征)。 练习6: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演绎,用时共5分钟。 1、仅仅下半场只有40分钟,场上的气氛又出现下滑趋势,您该怎么办呢? 2、这个环节,又出现学员问问题,你是训后处理还是马上解决呢? 3、讨论与演绎为5分钟,老师点评收尾 五、锦囊妙计-谈“焦点” 1、人物焦点:领域型、激情型人物上场啦,应早点团结(鲶鱼效应) 2、事件焦点:中途中有学员问问题,最好的对策是马上处理(即时给予法) 小结: 1、说不准,他的问题也是其他很多学员的问题,是不是可以产生“小高潮“呢? 下半场就又让培训师主动掌控了现场的氛围,形成好的互动环节! 2、现场不仅仅要求讲师反馈给学员、更加要命的是要求:引导学员反馈及引导学员思考,为此,莫仅仅考虑培训师的进度、要大大关注学员的反馈与如何能积极主动激发学员的思考,才是我们真正的互动,这样的现场才真真正正达到了双向互动-高效的现场或课堂。 3、两个拳头都要、都要硬,不仅只是成年人心理把握,只是前提、还需要在现场学习中为学员制定学习策略或建立学习机制,这样才能达到“效果是设计出来的、气氛是触动出来的” 4、思生活、观现场(课堂),学会跨界思维,思考与链接“两个界面”相信我们可以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魅力现场的独到办法或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时间、真正实现有效的训练”令企业、学员、主办方多赢的结果。 第七讲:课程总回顾 查看详情>>

讲师文库
讲师授课见证
主办单位:搜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