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求

1586号 汪中求 已投748票

分享到:

汪中求

所在地: 江苏省 南通

擅长领域: 执行力

所属行业:IT|通信|电子|互联网 互联网/电子商务

主讲课程:1. 精细化管理 2. 精细化营销 3. 契约精神 4. 零缺陷管理 5. 零缺陷工作 6. 细节决定成败 7. 浪费的都是利润


汪中求:男,47岁,江西九江人。 九江学院中文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EMBA。 1984年—1989年  某企业集团子弟中学    教师 1990年—1991年  某企业集团    总裁秘书 1992年—1994年  香港恒雅(深圳)公司    市场部经理 1995年—2000年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    商务部经理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90)    市场总监 2001年至今      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  主任 国资委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  主任委员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公司  首席讲师 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公司  首席咨询师 著作: 《细节决定成败》,加印89次,2005年发行量即超过100万册;中文繁体字版本外销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已翻译出口到越南、韩国 《细节决定成败Ⅱ》,发行量40万册,翻译出口韩国 《精细化管理》(吴宏彪、刘兴旺合著),发行量20万册 处女作《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发行量超过10万册 2008年出版《1750-1950的中国》(与王筱宇合著),2009年推出《契约精神》,2010年新作《谁能超越丰田》 论文: 在《企业管理》、《中国商业评论》、《经理人》、《销售与市场》、《当代企业世界》、《人力资源》、《经济导报》、《江西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中国文化中的精细化管理元素漫谈》、《透过细节看日本》、《做好细节的4个习惯》、《回到营销的本质》、《营销不是精彩的忽悠》、《国企人才匮乏原因初探》、《江西迎接WTO的对策》、《老板,第一客户》、《管理培训该向何处去》等30余篇。

讲师课程
  • 2015-03-03
    一、细节人人皆知,而人人不尽知 1、细节不是汪中求的发明 2、细节也并非中国的专利 二、细节的功能 3、细节以其短路原理决定失败 4、企业管理失败的细节因素 5、政府和公务员形象误读的细节原因 6、成功绝非靠某个细节,但细节可以区别于平庸 7、细节之于成功的放大效应 三、《细节决定成败》的误读 8、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 9、细节不是事无巨细 10、如何理解“大丈夫不拘小节” 11、《细节决定成败》被当成抽打下属的鞭子 四、细节首先取决于态度 12、卫星上天并马桶漏水 13、孙中山的知行观 五、细节最终是素质,无论个人、社会和国家 14、个人素质表现在细节 15、整个社会素质也表现在细节 16、国家管理亦尽显细节之中 六、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做好所有细节 17、细节无止境 18、细节首先需要置于系统中思考 19、社会合作细节之普世价值观 七、组织的细节意识养成 20、长期的行为训练可以达到改变意识的目的 21、古之“六艺”中为何以“礼”为首 22、日常行为习惯训练的设计 八、讨论细节对中国社会文化改造的意义 23、三年的经济和千年的文明 查看详情>>

  • 2015-03-03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1、企业管理常识 管理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 管理包括“管”和“理”,“管”是监督和控制,“理”是逻辑和规律。我们的管理长期以来重“管”轻“理”。 管理依靠规则,规则即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可接受的规范和准则。 关于事的规则主要是流程、程序,关于人的规则主要是岗位、制度。 未经验证的规则是有漏洞的,未经训练的岗位是有风险的。 管理的复杂性在于把简单的规则坚持下去。 企业管理的唯一出发点是客户满意,且同样适用于内部营销。 工作闭环 七种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或过早的浪费 库存危害: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占用空间增加机会成本,物品价值降低造成呆滞品,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发生困难,对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产生误判,使管理的紧张感丧失 2、精细化管理定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协同、高效的持续运行 3、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 企业必须关注相关者的人生幸福 企业使命、企业家人格和企业文化的统一 上下游的合作不只是企业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企业必然经过人治、法治和文治三个阶段 精细化管理是追求完美的理念,包括第一次做对、累积误差和以十当一 科学管理承认方法和工具的复制 规则不可能覆盖管理的全部,故可借助套筒扳手原理 企业管理的最基本推进方式是:把经验整理成规则,把规则训练成习惯,把习惯沉淀为文化 二、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原则 4、分工合作原则 战略的本质是定位,定位的难点是不做什么。 如果你还很不起眼,那你就必须先将你的市场界定得足够小,然后在这个小池塘中,你就是大鱼了。看一家企业的竞争力,不是看它的销售额,而是看它的细分市场的占有率。 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分工和合作,分工使得每一个人的工作简单化,使普通人都有成为专家的可能。 5、持续改进原则 问计于客户(“三板斧”调研) 问计于员工 问计于专家 问计于管理层(性价比、资源、文化的考量) 6、造物造人原则 管与理 职业生涯规划 “知识品德”说 过程管理 “零缺陷工作”把人看成组织的主体,把人的态度放在比技术更重要的立场来思考,并且坚信随着人的素质的提升一定能提前预防缺陷和主动改进缺陷 孔明察人7策: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福祸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三、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四个阶段 7、规范化 一个组织依靠规则指导下属行为的程度称之为规范化。 一个团队的能力不能超出总经理的个人能力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管理者要多做选择题,少做问答题,不做论述题。 征求多数人意见,找少数人商量,一个人做决定。 上级可以越级调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和越级决策;下级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和多头汇报。 五级授权:指挥式、批准式、把关式、追踪式、委托式 8、标准化 可操作,易执行,能复制 标准是你应该接受的工作最低水平。 教会说“不可能”的员工说“不,可能”。 人的意志力是由责任感决定的。 不要责怪辞职的员工不忠,要诚恳请教他为何离开公司。 批评是指出员工尚不自知的错误。 每天问一遍:是你解决了问题,还是你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 9、数据化 标准数字化 量化考核 管理数据库 内部市场化 10、信息化 高度的信息共享 零时间高速运算 程序和标准固化 四、精细化管理推进的六个模块 11、决策保证 总经理是管理专家的专家。抓住大事,放开小事,允许错事,防止坏事。 领导只有为下属所犯错误承担责任的义务,没有发泄个人情绪的权力。 计划你的工作,工作你的计划。如果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一定是你的计划没有考虑到变化或者没有对变化的预测能力。 企业战略 领导能力 12、规则基础 当我们留下“特殊情况”,我们就给投机钻营者留下了大量的特殊机会;当我们采用“原则上”,我们就已经打算放弃原则。 当我们的规则能覆盖我们将要做的所有事情,我们才有做好它的可能。 发现点的问题,寻求面的解决。管理者需要解决类型性问题,对现有错误的纠正不是难点更不是关键,更难的和关键的是及时找到造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考核是管理的导向。 考核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培训。 因素权数法考核:指标(因素)、权重(数量)、目标值、采集方式 13、沟通纽带 随机沟通 例会设计 信息共享 14、技术手段 知识工具:鱼刺图、年行事历 时间管理技术:定置基础、专注于一、四象限法、可以说不、从生物钟、化零为整、间作套种 15、训练方法 意识养成 西点执行力 “军姿”训练(案例:枣矿) 一个人的意识很难改变,管理活动可以通过强制改变行为,长期的行为改变可以达到改变意识的目的。 16、文化保障  中国文化的特点:以道德代宗教,以伦理代法律,远离集团生活,以家庭为组织 管理强调“四严”:严格的规则、严肃的执行、严酷的训练和严谨的文化。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职业化:德国人的笨和日本人的傻 契约精神:欧洲和美国历史上的决斗 企业文化与管理规则的有机结合 查看详情>>

讲师文库
讲师授课见证
主办单位:搜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