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斌

1259号 张峻斌 已投598票

分享到:

张峻斌

所在地: 北京市

擅长领域: 国学应用

所属行业:服务业 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

主讲课程:健康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学博士 证照:香港注册中医师  中国国家心理谘商师 高级营养师 健康管理师 现任:财团法人赖本源文教基金会 执行长 中山大学EMBA《健康管理》 教授  厦门大学EMBA《压力与健康管理》 教授  北京大学MBA健康协会 顾问 全球卓越口腔健康研究发展中心 研究员 高雄医学大学 兼任教授 香港耳针学会 理事长 张教授具有优良的中西医学背景,同时出生中医世家。其父亲张士君医师乃香港知名的医家、武术家、点穴专家。除了幼受庭训,深得传承外,张教授在中医、针灸、耳穴、武功点穴、瑜伽、气功及运动疗法方面亦得到许多当代专家及隐世医家的真传秘授。 多年来张教授均致力向两岸三地民众推展预防医学、健康管理、耳穴诊疗及传统养生保健法。每年受邀至台、港、大陆及星、马各国演讲授课达壹佰多场。擅长于慢性病中西医整合非药物疗法及身心安定处方的研究与应用。其开办的耳穴疗法实用班及中医养生自疗班等实务课程,为许多身心失调的个人及家庭提供重获健康的DIY方法,深受各界好评。

讲师课程
  • 一、纾解上半身紧张、疲劳与酸痛的伸展功 1.压肩功 2.颈肩反向牵拉功 3.牛头式分解功法 4.孔雀开屏功 以上伸展功法每天做1~2回,每回10~20分钟。 亦可视身体需要选择全部或个别动作加强练习。 为达到预期效果,请尽量配合超负荷,渐进性,可逆性,专门性等伸展运动的锻练法则。 二、安定身心,消除压力的养生处方 1.腹式丹田呼吸(每日30次,行、走、坐、卧、站立皆可练习) 2.延长呼气时相(当感觉压力、紧张或焦虑时,随时实施) 3.禅定静坐(每日早晚各一次,从练习3分钟开始,渐次增加时间) 4.睡前热盐水足浴(浴足时精神专注于足底「涌泉」穴) 三、强化脏腑脊柱机能,维护腰臀正常比例 1.超级切腹功(左右单切及双切计一次,每天约10~20次) 2.回头望月功(左右交替计一次,生活工作中随时随地可做) 3.阴阳消长功(睡前、醒后各做10次至数十次) 4.卧式脊柱旋转功(左右交替计一次,每日做3~5次) 四、通经活络行气血,促进循环与代谢 1.跳绳功 2.手足互动交替操 3.太极站桩功 4.童子拜观音 (以上1、2及3、4各归类为一组,每组功法可每天轮流练习若干次数。 此外,建议平日多走路、散步、爬楼梯、骑脚踏车以减少乘车、乘电梯。) 请贯彻安全有效的五大锻练原则: 以大为主-以大关节、大肌肉群参与为主 以中为度-中等运动量,速度与强度适中 多练呼吸-配合深、缓、细、匀的腹式呼吸 虚实协调-上虚下实,气贯丹田;上盘灵活,下盘稳固 内外兼修-形动而心静,外练筋骨皮,内修精气神 五、注意:营养过剩与营养失调是当前的饮食危机 1.国人所吃的粮食,加工越来越精细,膳食纤维、矿物质相对不足。 2.城乡居民虽以植物油为烹调油,但油量使用平均达42克,远高于推荐的25克 3.粮食消费逐年下降,动物类食物成倍增长。亦即饭吃得越来越少,肉吃得越来越多。 4.烹调口味依然偏重,居民食盐量每天平均12.5克,远高于建议值6克。 5.饮料、零食摄取量普遍增加,影响正常三餐及饮水习惯。 6.综合上述,饮食形态已出现: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高糖、低纤维、低矿物质之「四高二低饮食法」,是造成肥胖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癌症的主要原因。必须及时调整,否则易走向西方社会「疾病谱」的老旧道路。 六、控制热量、平衡饮食的健康法则 1.三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 2.每日摄取足够纤维,增加粗粮50克以上。 3.改变进食程序,饭前先喝蔬菜汤。 4.挑食一下,油炸食品去油衣,吃肉先去皮。 5.每天摄取五份蔬菜水果 6.每天摄取足量乳酸菌。 7.拒当厨余回收桶。 8.细嚼慢咽每一顿。 9.每餐只吃七、八分饱。 10.每天饮水1.6~2公升,约8大杯。 已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险群,还可参考讲义最后6页的食品建议。 七、重视《膳食指南》的核心十条 以下为2008年中国卫生部最新公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新修订版,该版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及营养学新研究进展,提出健康的膳食指导原则。指南内容适用于6岁以上正常人群。 食物多样、榖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饭酒,应限量;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八、身心健康从细节开始,养生保健贵于顺应自然 1.饮食宜清淡营养,粗细搭配。 2.运动要恒常规律,适量适度。 3.生活要早睡早起,尊重生理时钟。 4.劳逸要协调,避免身心过劳。 5.压力要随时释放,不要积累。 6.情绪要稳定平静,怡然自得。 7.平常要修心养性,端正品行。 8.心灵要服务奉献,不求回报。 9.心态要云淡风清,成败得失寻常事。 10.参悟生命价值,透视生老病死。 查看详情>>

讲师文库
讲师授课见证
主办单位:搜根网